【極端天氣】中大研究推算2040年代最高小時雨量可達230毫米 較今年黑雨紀錄增逾4成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11/27 16:36

最後更新: 2023/11/27 19:56

分享:

分享:

中大、港大及科大團隊研究推算,本港至2040至2049年最高一小時雨量可達230毫米。(王韻青攝)

本港近年極端天氣頻生,中大、港大及科大團隊研究推算,本港極端降雨將趨嚴峻,至2040至2049年最高一小時雨量可達230毫米,較今年黑雨記錄增逾4成,同時熱夜日數的10年平均值也會增5成至48日,沙田、屯門及九龍等將成重災區。研究團隊促政府定期檢視及更新極端天氣標準並擬定應對規程,同時應調整新基建管理規劃,尤其是交椅州人工島項目及北部都會區項目。

中大建築學團隊聯同港大及科大團隊,結合中尺度天氣研究和預報模式氣候模型及本港城市環境數據,推算出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,本港在2040至2049年的最高一小時降雨量可達230毫米,將較今年錄得的158.1毫米,增加約4成半,團隊相信隨極端降雨量加劇,出現山泥傾瀉、嚴重水浸的機會亦會大增。

團隊也推算,本港熱夜日數的10年平均值到2040至2049年,會由過去10年的32日,增加5成至約48日;最長連續熱夜日數的10年平均值亦會由8日增至10日;而單次最多連續熱夜或長達15日。同時不同地區暑熱壓力也有差異,沙田、屯門、九龍、港島北、港島南和機場區域,均為熱夜重災區。中大早前有研究顯示,連續5天的熱夜死亡風險增加6.66%,團隊料上述情況將進一步為市民帶來健康風險。

科大數學系與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講座教授馮志雄表示,今年的黑雨打破1小時雨量的紀錄,但4小時雨量的最高紀錄仍為2018年,可見極端降雨的頻密程度幾將會增加,但難以預計會在何時及相隔多久出現。

團隊支持施政報告提出應對極端天氣的新策略,建議基於最新的科學認知,建立應對各極端天氣的標準及機制,定期檢討及更新極端天氣預警系統;並與各界擬定各種極端天氣的緊急應對規程,如水浸黑點的防洪備災措施;同時應調整對新基建的管理規劃,尤其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項目,均需將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納入考量,如北都高密度建設或更易成 城市熱島重災區等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黃小冰